大寒极冷阴阳转换 护肾疏肝养精蓄锐

大寒,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交接,天气寒冷。特点是,寒性凝滞收引,风木主动,阳气欲升发,寒气阻滞,风寒相遇以行春令仍有冬象。大寒时节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引起淤血阻滞,从而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几率,还有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

抱阳负阴宁志护肾

大寒本当寒极,因地下阳生,养生也当抱阳以负阴。肾之神为志,养志必先养精,肾虚之人难有大志。大寒要”使志若伏若匿”,保持精神内守,神志深藏于内,静以养精而蓄锐,精足则阳气自生,故大寒”抱”阳越紧,人体会越健康,春生会更有力量。饮食遵循养阴潜阳的原则,减咸增苦补养心气,坚固肾气:减少进补量,渐趋清淡,以温性食物及绿色蔬菜为主,适当佐食少量升散之物。

贴墙功, 补益肾气,散寒通经。第一步:面墙而立,鼻尖及脚尖贴墙,两手掌护腰,缓缓下蹲后,双臂抱住下蹲的双腿;第二步:仍鼻尖贴墙,缓慢起立,每次18-36遍;第三步:做完后双手掌搓热,在面部按摩9次,再双手掌搓热捂在腰部,最后从头到脚搓3-6遍,搓热为止。大寒对应第三腰椎,可根据各人体质及大寒”抱阳负阴”的特性对第三腰椎进行艾灸、按摩或穴位贴敷等。

调节阴阳通气疏肝

大寒是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自然界的气机即将由”冬藏”转为”春生”,此时阳升阴长,风气流行,故需平衡阴阳,协调五脏,通气疏肝。

运动时间,日出或天亮之后,注意:”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骤寒骤热,大汗当风。

提踵顿足,益肾通络,防治骨质疏松。提踵可以牵动膀胱经及肾经;脚后跟落地可以刺激肾经的足部穴位;轻震地面可以”运动”五脏六腑。大寒处冬春之交,提踵顿足更为一宝。双手握固,将大拇指扣在手心,再稍用力握拳。再两腿并拢,五趾抓地,提肛收腹,之后上提脚跟,全身放松,让脚跟自然落地,轻震地面。每次18遍。

绿色温补养精蓄锐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大寒时节,生机潜伏,人的新陈代谢减缓,免疫力随之下降,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谢相对缓慢。在这段时间里,要确保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养精蓄锐,适当滋补,增强身体免疫力,培养明年健康体质根本。

再是,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除了要注意精神调养、早睡晚起外,还应注意调养肾气。同时,青壮年在这寒冷冬季中应减少性生活,以适应生理功能处于低潮、人体培养精气的需要;老人和妇孺就注意保暖,防止冻疮和促进四肢末梢的血液循环。

大寒时节与之后的立春相交接,饮食上也可考虑到季节变换,以吃温性和绿色食物为主。饮食上首选温补类食物,比如:鸡肉、羊肉、牛肉等。

大寒节气又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适当多吃点温散风寒的食物,可防御风寒的侵扰。在日常饮食中常用的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等,都具有发散风寒的功效。

顺应时令防风御

大寒时节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藏”的特性,早睡晚起,劳逸结合。此时若保养不当,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发作。对此,根据天气变化特点,起居、饮食、运动都要做出相应调整。

首先,早睡晚起增添衣物防风寒,“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要顺应冬藏的特性,衣着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并且早睡晚起,劳逸结合。

运动强度、时间有讲究,冬天的早晨气温过低,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最好等到十点以后再进行户外锻炼,同时要注意强度也不能多大,以免耗伤正气。最好能养成睡前泡脚的好习惯,以达到畅通血脉、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

要注意防风防寒。衣着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比如:在出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添加外套,并戴上口罩、帽子和围巾等。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大寒”节气应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门,以防昼夜温差较大,引起疾病发作。总之,在”大寒”之时,承受住严寒,很快就能迎接人生的春天!

养肾4手法

大寒是养肾的最佳时令,大寒养生要以养肾为先。

1.按肾俞。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嵴突下旁开1.5寸处。方法: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36次,两侧交替进行。可治肾虚腰痛。

2.按摩涌泉穴。涌泉位于足心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之首穴。方法:用右手中间三指按摩左足心,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两侧交替进行,各按摩36次,按摩到足心发热为止。对心悸失眠、双足疲软无力等效果良好。

3.揉关元、气海穴。关元穴位于肚脐下1.5寸处 ,气海穴在肚脐下3寸处, 方法:将手搓热,用右手在该处旋转按摩36次。能健肾固精,改善胃肠功能。

4.艾灸神阙穴。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补5巧方

补精膏。原料:牛骨髓、炒胡桃肉、巴戟、 杞子各200克,山药250克,蜂蜜500克。做法:将炒胡桃肉、巴戟、杞子各200克,山药250克同捣成膏,加入炼熟蜜500克,与炼牛骨髓和匀,入砂锅内,沸汤煮熬,以瓶收贮,每日早晨空腹温水冲服1匙。特点:牛骨髓甘温,润肺补肾,益精填髓。胡桃肉、巴戟、杞子润肺补肾,补血益胃;山药益气补中,与蜂蜜同用具有补精润肺、健胃壮阳之功。此方对体倦乏力的中老年人是可以经常服用的保健佳方。

壮阳膳。常选用的中药有鹿茸、鹿角胶、巴戟天、肉苁蓉、川杜仲、胡桃仁、海马、菟丝子、蛤蚧、淫羊藿以及牛鞭、鹿鞭等;选用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公鸡、鹌鹑、麻雀、乳鸽、虾等;还可饮用防寒防感冒茶。

橘红茶。取橘红5克,红糖20克,用开水冲泡,每日1剂,随时食用,有润肺消炎、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咳嗽多痰、黏痰多者。

姜苏茶。生姜、苏叶各5克。先将生姜切丝,苏叶洗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具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效。适用于胃肠性感冒。

姜枣饮。生姜5克,大枣5枚,开水冲泡,每日1剂,随时食用。疏风散寒防感冒。

风俗习惯

1.食糯。“食糯”,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2.喝粥。“喝粥”,即俗话说的“喝腊八粥”,腊月逢八日喝粥风俗由来已久,这种粥由米、豆、枣、莲、花生、枸杞、栗子、果仁、桂圆、葡萄干、核桃仁等放一起熬制而成。

3.纵饮。“纵饮”,指放开宴乐,纵情喝酒。东汉蔡邕《独断》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4.做牙。“做牙”,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5.除尘。“除尘”,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

6.糊窗。“糊窗”,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7.蒸供。“蒸供”,就是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过去供奉用的糕点、饽饽、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

8.赶婚。“赶婚”,迷信说腊月底诸神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情况”去了,这时的人间百无禁忌,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岁晏乡村嫁娶忙”。

9.赶集。“赶集”,即传统的赶年集,购买腊祭用品,置办年货。

10.洗浴。“洗浴”,与“除尘”有相同用意,是搞好个人卫生,寓意洗去一年烦恼和晦气。所以年底再忙也得理个发、洗个澡,即老话所说的“有钱没钱,洗澡过年”。

值班编辑

Next Post

“数智岐黄”中医药大模型面世------千余部中医典籍超8万种方剂

周日 1月 21 , 2024
上海1月19日电 在19日举行的“AI赋能下的未来药学产学研发展论坛暨华东师范大学药学学科发展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