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的思维方式看医易相通

•《周易》从本质上讲是一本论道阴阳的书,而关于阴阳之间相互转化的观点在中医学中也随处可见。

•象思维是《周易》开创的中国古代哲学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中医学正是根据人体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现象来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而取象比类的方法更是在中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周易》的变易思维是易与不易的统一,这种变易与不易的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中医的辨证论治之中。

《周易》建立了中华文化以“道”为核心的学术体系,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如儒家、道家、阴阳家、医家、兵家、法家,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物候学、医学、农学、水利学、物理学、化学等各门学科,无不是以“道”为研究对象的,其所探究的是天、地、人以及蕴含在世界上万事万物之中的“道”理,而开创对“道”的研究先河的就是《周易》。中医学是探求天人之“道”的医学,正因如此,人们常说医源于易,医易相通,而医易相通的主要表现形式就在于它们的思维方式,中医学与《周易》的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的。

中医的整体思维与《周易》相通

《周易》的整体思维主要表现为其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将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并且认为人与天地同源、人与天地同理、人与天地相应、人与天地相参,体现了中国人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整体观。《周易》虽然没有天人合一的提法,但却蕴含着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如《周易》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等,这是《周易》中天人同源的思想。“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等,这是《周易》中天人同理的思想。“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等,这是《周易》中天人相应的思想。“古者包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等,这是《周易》中天人相参的思想。

中医学继承和发展了《周易》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在人的起源问题的认识上,《黄帝内经》中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共同起源于天地之初的元气。人与天地万物同源于气,所以中医学认为天道、地道与人道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如在自然界“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寒往暑来,暑往寒来”,在人体则“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人与自然界都遵循着相同的阴阳五行的运动规律。在天人相应问题的认识上,《黄帝内经》中说“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又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这是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思想。

既然人与天地同源、人与天地同理、人与天地相应,那么人必定能与天地相参,人们可以参照、参阅或参考天地自然的规律和现象来认识和研究人体的规律和现象,《黄帝内经》中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就是这一思想的反映。如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精气学说将精气看成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认为精气是天地万物具有生机与活力的根本原因,根据天人同源或天人同理的认识论原理,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也是由精气物质构成的,精气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天人相参的方法是构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来源。

中医的阴阳思维与《周易》相通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世界并用来解释和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庄子·天下篇》中说:“《易》以道阴阳。”可见,《周易》从本质上讲是一本论道阴阳的书。《周易》最早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认为阴阳的运动规律就是“道”的运动规律,并对阴阳的内涵、属性、功用及其对立对待、和谐统一、转化变易等相互关系都作了精辟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基础,因而人们也常常将《周易》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阴阳思维就是用运用阴阳的观点来认识和看待世界的一种思维模式。“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所谓阴阳的观点,就是“一分为二”的观点,阴阳思维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划分为阴与阳这样性质相反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周易》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就体现了阴阳的观点,并用阴阳思维来分析事物的现象和规律。如《周易》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用阴阳的观点来说明宇宙的生成和起源,又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则是用阴阳的观点对世界上万事万物所进行的分类。《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的观点渗透到中医学领域,不但用来解释和说明人体的生理与病理变化,还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贯穿中医学一切理论的指导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阴阳思维通常将事物分为阴与阳相互对立的两极,认为对立的两极之间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周易》中的“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就是这一思维的反映。关于阴阳之间相互转化的观点在中医学中也随处可见,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等都是这些观点的体现。《周易》还认为,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在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的,即所谓的“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一观点在《黄帝内经》中也有反映,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这指出阴阳双方正是在向对方的转化中,产生了事物的变化。

《周易》指出,阴阳之间相互作用和谐、有序,则促进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否则,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就会出现阻碍,如《周易》中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天地不交,否”等。《黄帝内经》承袭了《周易》这一观点,《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位既显,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事物的运动如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都是在阴阳二气和谐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而阴阳二气一旦失去了和谐,在自然界就会出现气候的异常,在人体则会产生疾病。

中医的取象思维与《周易》相通

中国古代哲学是探求天人之“道”哲学,对“道”的探索和认识是中国古代哲学永恒的追求。如何对“道”进行认识和把握?《周易》认为“象”是“道”的外在显现,通过“象”来认识“道”是探求“道”的规律的重要途径。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就是通过观察自然界事物的现象来认识天地万物“道”的运动规律,这种通过“象”来认识“道”的运动变化规律的思维就是象思维。象思维也叫取象思维,它是《周易》开创的中国古代哲学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中医学是探求天人之“道”医学,中医学认识和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正是从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开始的,“立象尽意”“以象测藏”和“取象比类”是象思维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含意。

“立象尽意”是《周易》最早建立起来的一种思维模式。如《周易》中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就是描摹事物的形象,《周易》认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道”是深奥莫测的,人们用语言是难以描述的,于是圣人就用“立象”的办法来表达它的含意(功能、作用和规律)。《周易》的河图、洛书、八卦等即是用“立象”的办法建立起来的各种事物的形象,以此来表达事物的功能、作用和规律。中医藏象学说就是运用“立象尽意”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在中医“藏象”构建的过程中,人们正是通过赋予人体的精气、脏腑和经络等人体之“藏”以一定的形象用来说明其功能、作用及活动规律。

“以象测藏”就是根据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来推测事物的功能、作用及活动规律,而“取象比类”则是把不同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加以类比,从已知事物的现象和规律中推测出未知事物的现象和规律。“以象测藏”和“取象比类”是中医取象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但追溯这一思维模式的来源,却不难发现其源于《周易》。《周易》中“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等记载,都是这些思维模式的反映。《黄帝内经》中说:“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中医学正是根据人体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现象来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而取象比类的方法更是在中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医的变易思维与《周易》相通

变易思维是《周易》的重要思维。《周易》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如《周易》中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又说:“往来不穷谓之通。”宇宙和自然界的事物只有在运动、变化中才能生生不息、亨通长久,从《易经》六十四卦爻位阴阳变化之象中人们就能看到《周易》的这种变易思维。中医学是探求天人之“道”的医学,中医学对人体生命运动的认识与《周易》是一致的。中医的气化学说是中医学关于物质运动、变化的学说,气化学说理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人的生命活动也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黄帝内经》中说:“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气化是宇宙自然界和人体的生机之所在,一旦气化运动停息,则会出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整个世界将是一片沉寂而没有生机,人体的生命运动也将停止。

《周易》的变易思维是易与不易的统一。《易纬·乾凿度》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易即变动、变化;不易即不变。变易和不易的关系,是动与静的关系、变与不变的关系。《周易》的这种变易与不易的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中医的辨证论治之中。中医学认为,任何一种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变与不变的一面。其不变的一面,就是任何一种疾病都有贯穿在其发展过程始终的某种共同的病变特点和病变规律,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病”;其变的一面,就是任何一种疾病在其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疾病的病因(证因)、病位、病性或病理变化等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证”。因此,中医的辨证总是在建立在辨“病”基础上针对某种特定疾病的辨“证”,是辨“证”与辨“病”统一,体现的正是《周易》的这种易与不易的思想。

中医的中和思维与《周易》相通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有和谐、和睦、和合的意思,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和谐、和睦相处,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认同的最高价值观念。《周易》崇尚中和,如认为六爻之中,二五爻处于中位为中爻,在位置结构上不偏不倚、无过之与不及,因此“处中”或“得中”就意味着事物处于最佳有序状态,故《周易》中有许多关于中爻“吉”“亨”“利”“贞”的记载,如“黄裳元吉,文在中也”“九二贞吉,得中道也”等。《周易》认为,当阴阳二气处于一种交合缠绵的“和”的状态时才能化生万物,推动着宇宙万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即所谓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中医学重视和谐,其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养生观等无不贯穿着《周易》中的这种中和的思想。

在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上,中医学认为健康就是人体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和谐与统一,是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和谐有序,而疾病则是人体与环境协调、和谐与统一关系的破坏,是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关系的失和与紊乱。既然疾病是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失和,因此中医学对疾病的治疗就重在调和,“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通过调和,使人体失调了的阴阳关系和紊乱了气血重新归于和谐与有序,人体也就恢复了健康。在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人生活在环境中,人体的健康就是人体与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因此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顺应自然,遵从自然规律而不与自然规律相违和,《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念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从中医的思维方式看医易相通
时间:2023-10-2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胡登峰 湖北省武汉市卫生健康委
(责任编辑:董俊彤)

值班编辑

Next Post

艾灸的6大作用 古代医学给予了明确的定位

周日 11月 19 , 2023
灸法是中医六法之一,在中国已有几千的历史。古代医家对灸法疗效的肯定,在古代医学著作都有记载。 一、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