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作为冬季之始,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季节。 冬季应遵守精神内守、气血收敛的“养藏之道”。肾作为先天之本、藏精之所,其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人体抗寒能力与来年生机。因此,冬季养生,重在修心养肾。
一、吃黑
中医五行理论将五脏与五色相对应,黑色入肾。冬主水,对应肾脏,此时多食用黑豆、黑芝麻、桑椹等黑色食物,可有效滋补肾气,增强人体适应严寒的能力,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以下推荐3款“黑色”药膳,滋养肾气过寒冬。须注意,黑色食材虽好,也要因人而异。脾胃虚寒者应少食桑椹等寒性食材,消化不良者慎食过多黑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食疗方。
桑椹桂圆饮
材料:桑椹60克,桂圆肉30克。
做法:将桑椹与桂圆肉洗净,加水适量,炖至软烂即成。
功效:滋阴养血,养心安神,适合冬季畏寒乏力、气血不足者。
黑芝麻桑椹糊
材料:黑芝麻、桑椹各100克。
做法:将黑芝麻与桑椹研磨成粉,加水煮成糊状即可。
功效:滋阴补肾,生津润燥,适合因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耳鸣、视物模糊、须发早白及肠燥便秘者。
黄精黑豆汤
材料:黄精15克,黑豆50克,红枣5枚。
做法:黑豆提前浸泡2小时,与黄精、红枣一同入锅,加水慢炖1小时。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益肾,适合精力不足、腰膝酸软者。
二、喝汤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意味着阳气渐藏,寒气始盛,人与自然天人相应,人之阳气,气血亦随之内收。以下分享3款修心养肾汤。
益气汤
材料:红枣5~6枚,枸杞子5克,茯苓10克,黄芪5克,山药10克,党参10克,猪心半个,瘦肉2两,生姜2片,盐适量。
做法:将猪心、猪肉洗净切片,冷水下锅焯水,沥干后少许料酒,姜片腌制15分钟;炖锅中加入适量水,放入猪心、猪肉、茯苓、姜片、红枣、黄芪、山药,隔水炖煮1小时以上,最后加盐调味。
适应人群:特别适合长期熬夜,思虑过度,出现心悸头晕,精神不振,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等气血两虚症状者。健康人士亦可饮用,作为日常调养。
温阳汤
材料:羊肉300~500克,当归10~15克,生姜75克,黄酒150毫升,红枣7~8枚,枸杞子一把,白胡椒末、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冷水下锅焯水后沥干,与当归、生姜、红枣和黄酒同放砂煲内,加入开水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2小时,煮好后加入白胡椒末、食盐调味即可。
适应人群:适用于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心胸闷痛、气短乏力,辨证为心阳不足、寒凝心脉者。
活血汤
材料:鸡1只,田七15克切片,丹参10克,黄芪10g,当归5克,桂圆肉10克,红枣7~8枚,生姜数片,小葱一段,盐适量。
做法:冷水加入生姜2片,小葱一段,鸡洗净切块下锅焯水后沥干备用。把田七、丹参、黄芪、当归和生姜同放砂煲内,大火煮沸后转文火,加入鸡肉煲1小时,最后15分钟加入桂圆肉和红枣,食盐调味即可。
适应人群:适用于心胸刺痛,痛处固定,心悸心慌,夜寐多梦,且唇色紫暗,舌有瘀斑,辨证为心阳不足兼瘀血痹阻者。
三、养心
立冬节气后,气温渐降,昼夜温差大,寒邪易伤心阳,温度偏低时容易加重心脏负担,轻则出现疲倦、气短、心悸、失眠等症状,严重则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心律失常等问题。《黄帝内经》中指出,冬三月起居作息要早卧晚起,正是为了避免早晚低温寒气影响心脏功能。下面介绍一日三时养心法,助您立冬御寒养心。
晨起拍打通心络
清晨是阳气初生气血开始旺盛的时段,此时拍打心经可以有效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清除可能淤堵的“垃圾”,为心脏一整天的忙碌工作做好准备。拍打部位为手少阴心经,位于两侧手臂内侧后缘,一般起床后,早餐前进行为佳。
方法:将手臂自然伸直,掌心向上。用另一只手的空掌(手掌微微拱起)或掌根,从腋下的极泉穴(腋窝顶点)开始,沿着手臂内侧后缘,自上而下,力度适中地拍打,直至手腕部的神门穴。
动作要点:感觉微热、舒畅即可,无需用力过猛。左右手臂各拍打5~10分钟。如果遇到有酸、麻、胀痛的部位,可以稍作停留,轻柔按揉片刻。
功效:此法有助于提振精神,缓解胸闷、心慌,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脏功能,让您清晨醒来后头脑清爽,精力充沛。
午间小憩养心阳
午时(11点~13点)是心经气血最旺盛的时辰,也是一天中阴阳交接的关键时刻。此时若能小憩片刻,有助于心阳的潜藏与修复,收敛心火,滋养心阴,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建议在午饭后15~20分钟进行,时长以15~30分钟为宜,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方法:闭目养神或入睡均可,选择一个安静、避光的环境,以不压迫心脏的姿势(如靠在椅背或右侧卧)放松身体。
功效:有效的午休能显著预防午后精力不济,改善精神状态,长期坚持对于稳定血压,舒缓情绪,增强记忆力都大有裨益。
睡前泡脚敛心火
人体的火分为“君火”与“相火”,君相二火是一体两用,君火在心,为五脏六腑阳气之用;相火藏肾,为五脏六腑阳气之根。君相二火协同配合,有序升降,方能温煦脏腑,长养气血,交通经络,推动机体各项功能活动。若心火过旺,不能潜降为相火,则为虚火上浮,心肾不交,从而出现心烦、不寐、多梦等症状。而人体足部有许多重要穴位,特别是涌泉穴,是肾经的起点。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利用水温的刺激,将“心火”向下引导,使其回归本位,即引火归元、交通心肾,从而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方法:准备用一个沐足桶,加入40℃左右的热水,以能漫过脚踝(三阴交穴附近)为佳。边泡边缓慢加热水,保持水温,持续15~20分钟,直至身体微微发热,后背有薄汗即可。泡脚时可用手交替按摩双脚的涌泉穴,效果更佳。若素体阳虚,可以加入桂枝、艾叶加强温通经络的作用。
功效:改善手脚冰凉症状,缓解疲劳与精神紧张,显著提升睡眠质量,改善夜间心悸、心神不宁、多梦、健忘诸症,让心神在夜间得到充分的休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