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针对冬季感冒的泰和灸艾灸康养方法

小雪时节气温骤降、寒邪渐盛,中老年人和儿童免疫力较弱,是冬季感冒高发人群。即便日常注重康养,也易中招今冬流行感冒,泰和灸艾灸可有效预防和缓解相关症状。

核心穴位及精准艾灸参数

1. 大椎穴

【定位细节】: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低头时颈部最突出骨头下方凹陷处)。
【艾灸规格】:直径1.8cm(厘米)、长度20cm(厘米)纯艾条,悬灸距离皮肤3-4cm(厘米),每次灸15-20分钟(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温热不灼痛为度。
【频次】:小雪后每日1次(次),感冒初期增至每日2次(次)(早晚各1次)。

2. 风门穴

【定位细节】: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寸)(约两横指),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间凹陷处。
【艾灸规格】:直径1.5cm(厘米)、长度18cm(厘米)艾条,温和灸,距离皮肤2-3cm(厘米),每次灸10-15分钟(分钟),可配合艾灸盒固定。
【频次】:隔日1次(次),或与大椎穴交替艾灸。

3. 合谷穴

【定位细节】:手背第2掌骨桡侧中点(虎口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艾灸规格】:直径1cm(厘米)艾柱(麦粒灸),隔姜灸(姜片厚0.3cm(厘米),扎2-3个小孔),每次灸3-5壮(壮),艾柱燃尽移除。
【频次】:每日1次(次)。
【注意】:孕妇禁用合谷穴艾灸。

4. 足三里穴

【定位细节】: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寸)(四横指),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艾灸规格】:直径2cm(厘米)、长度25cm(厘米)艾条,回旋灸幅度≤3cm(厘米),每次灸20分钟(分钟)。
【频次】:每日1次(次),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关键操作细节

1. 艾灸时机

小雪时节宜上午9-11点(点)艾灸,避免夜间操作;感冒期间需饭后1小时(小时)艾灸,空腹、饱腹均不建议。

2. 艾条材质

优先选三年陈艾条,艾绒纯度≥95%(百分比),无添加香精,燃烧烟色淡、气味醇和,减少呼吸道刺激。

3. 控温细节

艾灸每3分钟(分钟)轻触皮肤确认温度,灼痛时上调艾条距离;灸后掌心轻按穴位1分钟(分钟),避免吹风,饮用300ml(毫升)温白开水。

4. 适配调整

中老年人群:艾条距离降至2cm(厘米),时间缩短5分钟(分钟);
儿童(6岁(岁)以上):仅灸大椎、足三里,艾条直径1cm(厘米),每次灸5-8分钟(分钟)。

实际应用案例

• 案例1:【人物】建国门白领张女士 | 【场景】运动后受凉感冒 | 【症状】感冒症状迁延不愈 | 【调理方式】按泰和灸方案艾灸数次 | 【效果】感冒症状缓解并痊愈。

• 案例2:【人物】安河桥张文大妈(大学退休教授) | 【场景】日常康养仍中招流行感冒 | 【症状】流行感冒相关不适 | 【调理方式】按艾灸方案调理 | 【效果】不适症状显著改善。

值班编辑

发表回复

猜你喜欢